在多听音乐的同时,其实也就接受了音乐的熏陶和潜移默化,进而模仿优秀的演奏。一字一句模仿也是学,在中国戏曲界学唱戏就是一句一句地模仿名家,当然我们的音乐演奏未必需要逐字逐句来模仿,但那种艺术风格、那种辗转缠绵或气势辉宏的感觉却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
在演奏乐曲时节奏上虽应做到准确,但又不要过于刻板,要在起码一小节之内,找到强弱音,从而游刃有余地来做灵活的乐句处理,要体会到音乐的律动感,必要时需强调某些重要音,带出“活力”。有些渐强、渐弱的处理,完全可以做得过分一些,才能达到感染人的音乐效果,“矫枉过正”就是这个道理。但有一点提请同学们注意,在节拍方面的音乐处理,除华彩乐句外,原则上都要在小节内灵活表现,否则你的伴奏乐队或钢琴伴奏就很难与你默契合作。
是欢快的曲子,自己就要投入欢快的情绪,以想象中欢快的意境来表达音乐;是忧伤的曲子,就要体会忧伤的情绪,以凄楚动人的手法来表现;如果表现的是巴洛克风格的内容,你就要留心观察生活了,从电视、美术作品展、建筑艺术中体会那种宏大、挺拔的风格,并把它运用到你的音乐表现中来。
多数的演出都是面向公众的,那就要注意一个“演”字,“演奏”二字,顾名思义,要“演”还要“奏”。但通常同学们专注于“奏”而忽略了“演”的成份。因为大家欣赏演奏不是光听,还要看,只有这样观众才满足。
那怎样才能使观众听觉和视觉同时满足呢?这就是舞台风格,它是因人而异的:有人有很好的台风,这不一定是指长得漂亮,但其大方得体的协调动作就给人带来一种享受,譬如维尼雅夫斯基;有人与听众有亲切的默契感,譬如我们小朋友的,只要站到舞台上,台下亲切和疼爱的感觉便油然而生;有人动作很潇洒极有吸引力,譬如帕格尼尼;有人含蓄典雅,如慕特等等。
要“演”还要“奏”,这些都是现场音乐表现所必不可少的相互依存的两大亮点,但“演”要以“奏”为依据,要以所奏曲目的技术难度和情感内容为根基做现场的“演”,一切的“演”都应当求其自然、发自内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