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资讯>《漠河舞厅》爆红,“网红”乐队越来越多?华语音乐或将再次崛起

《漠河舞厅》爆红,“网红”乐队越来越多?华语音乐或将再次崛起

  • 发布时间:2024-02-15 08:32:19

  • 最近有一首歌在全网火了,那就是音乐人柳爽创作的一首歌曲《漠河舞厅》。

    这首歌曲如果从音乐风格来讲是民谣,而且推算出它火爆的过程。首先是这首歌曲有着好听的旋律,有些不错的歌词,柳爽有辨识度的嗓音,以及背后“漠河舞厅”的那个故事,被短视频发现然后推动火了。

    柳爽是民谣音乐人,如果不严格划分是内地独立民,和赵雷有些类似吧。可能很多人奇怪民谣柳爽火了一首歌曲,和华语乐坛有什么关系呢?

    2021年肯定是中国整个文化产业分水岭的一年,“疫情”后的整个社会状态变化就不提了,今年跟着又发生了“流量经济”倒盘,然后是“清朗运动”引发的巨大变化。大家如果留意的话,你会发现2021年没有什么全典范爆红的音乐综艺,唱跳爱豆不提了被清扫当中。以前的主流流行音乐人华晨宇,霍尊两个人设崩塌。

    短视频在继续推到《骁》这种裁缝歌曲火爆当中,难得开始推得像柳爽这样的独立民谣音乐人开始爆红了。当然,这只能算是短视频推歌的小概率事件,但从整个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话。

    这几年像柳爽,夏日入侵企划,橘子海,帆布小镇等等,也就是被“滚圈”嘲讽的网红乐队越来越多了,这个可能标志着华语乐坛将要迎来新时代。

    《漠河舞厅》到底什么水平?怎么也比《学猫叫》高的水平

    柳爽的《漠河舞厅》爆红有些偶然,但也有其必然性,因为这种旋律好听,歌词雅俗共赏,歌手唱得不错,同时背后又有故事的歌曲,天生就有火爆的基础。

    这首歌曲很像是赵雷的《成都》,只是《成都》靠了爆款音乐综艺的推动,而《漠河舞厅》这首歌曲则完全靠的是短视频传播,平台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谈到歌曲水平的话,两首都是好听有辨识度的城市民谣。

    至于真要讲内涵和什么艺术水准,搁在大陆民谣当中肯定不如万晓利,野孩子,南京李市民,再到前段时间闹得颜面扫地的宋胖子。

    这样的歌曲火爆起来,怎么也比《学猫叫》那种低俗神曲,再到《骁》那种裁缝歌曲好得多对吧。当然,观众又要忽视短视频那个乱象,什么歌曲加DJ在那扭屁股,网红和短视频内容生产者,音乐是不重要的,什么歌红她们扭什么。

    《漠河舞厅》这首歌曲和作者柳爽,包括赵雷都和这些年内地独立乐坛崛起的很多音乐人相似,那就是成长于独立音乐,做音乐相当诚恳,同时音乐有自己风格,同时又仔细想想保证市场流行的音乐。

    柳爽和近年爆红的乐队夏日入侵企划,橘子海,帆布小镇,霓虹花园,蛙池等等乐队都有相似性,这些乐队和音乐人在独立音乐圈,尤其是乐队在所谓的“滚圈”评价不高。评价不高的原因也很简单。

    说白了:词曲编唱编简单(尤其偏流行),民谣表达都市情感,与古风殇殇殇殇,电音一味地蹦迪,嘻哈一味的DISS,乐队嘛除了词曲编唱没有水平,包装,宣传和推广在迎合新入乐队圈的年轻人,有节奏的歌万物可蹦迪,舒缓的音乐就是沙滩、夏日、海浪、慵懒、谈恋爱等等等——

    这帮老“滚圈”一听,肯定觉得你这不行啊。

    早期崔健,魔岩三杰,唐朝乐队的中国摇滚是时代之音。2000年后地下十年,要么是杭盖,二手玫瑰的本土融合,要么也有万能青年旅店的时代之音啊。

    这些东西太流行了,太好听了,这算什么摇滚?

    不过,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到程度必然面临的变化,也就是接下来十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要走的路。

    实际上,柳爽和很多独立音乐早就不是独立音乐了,尤其是“滚圈”吹的很多古早乐队并不独立,仍然是非常商业化的,真正的独立音乐是无公司,无宣传,无包装等等——

    我们谈及的独立音乐人,大家可以去查查摩登天空、太合、兵马司和民谣麻油叶等占据多少,中国知名乐队和独立音乐人,背后都是有公司的。

    中国的乐队和独立音乐早就商业化了,如果从现实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当前的中国音乐产业有些像2010年左右的网络小说产业,都是相对容易生产的个人生产者(音乐比小说难,但门槛比其它工业集成的领域简单),还算良性的资本保障音乐人的收入(摩登天空,网文起点等),有平台保障音乐人演出赚钱(音乐节,LIVEHOUSE,网文各种网站)。

    中国其它文化产业都不同,漫画、动画早期“有妖气”时还算独立,但没撑个几年。2015年左右就是大资本入局当生态产业链在搞才了,这个乱象也有太多,游戏更不用多提。

    影视剧一直是资本,审查和观众认知搞得拉扯得最厉害的领域。

    内地独立音乐产业还没被大资本还没盯上,之前人家在搞“流量经济”发现赚钱太轻松了,既然资本入局是坏事,那为什么要说柳爽,网红乐队发展壮大是好事呢?

    1、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不受个人意志和某个产业支撑而改变。

    只要中国经济还在发展,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就会越来越多,线下平台如音乐节,LIVEHOUSE已经人满为患了。底层消费的增长,用户的增多,它是必然会推动中上层整个产业的发展、甚至是转型和改变。

    这是大势所趋,绝对是挡不住的。内地独立音乐和乐队的发展一直密不可分,如果划分成几个阶段:

    80,90年代早期的崔健等——2000年到2010年地下十年(打不过港台流行乐)——2010年后音乐节开始迅速扩大产业——2015年左右音乐节,LIVEHOUSE进一步发展、整个产业基础面临转型。

    独立音乐的地下十年不讲了,2010年左右音乐节这个平台发展起来,内地独立音乐就已经迎来了第一波商业化、扩大化。

    中国乐队和独立音乐大本营摩登天空?请问它是什么时候做大的?中国独立乐队公司“兵马司”是哪一年成立的?内地民谣大本营麻油叶又是哪一年成立的?

    摩登天空,太合成立时间在2000年左右,兵马司成立时间是2007年,麻油叶成立时间是2011年。但这些音乐平台,厂牌和音乐公司都吃到中国音乐节迅速发展的红利,然后迅速地壮大到现在这样。

    这些音乐人就不商业化了?大多数音乐人其实也很商业。

    2021年中国线下音乐平台的发展,除了音乐节还要加上LIVEHOUSE。根据资料显示,2014年内地大大小小的LIVEHOUSE有几百家,2021年中国各城市的LIVEHOUSE有多少呢?

    近现代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工业化的发展,绝不是所谓的“用爱发电”。

    为什么柳爽,赵雷和所谓的网红乐队越来越多?原因就是线下平台,听众基础的扩大,再到公司推动下的应运而生,如果没有更多的听众,场所,“滚圈”一直只会是那个小圈子,破茧成蝶还是圈地自嗨很难讲。

    2、商业化和工业化肯定是未来,圈地自萌不可能打过欧美日本,甚至是韩国音乐。

    “滚圈”乐迷和柳爽粉丝一样,感觉短视频捧红歌曲就变LOW了,特别是满大街都在放,那些网红拿歌扭屁股过于的庸俗——

    这个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但中国独立音乐发展到2021年了,最终都会面临资本入局和如何在新时代转型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更何况,“清朗行动”导致“偶像爱豆”被扫了,主流乐坛的流行音乐人一下子崩了两个。

    不过,随着教育程度高的年轻听众越来越多,线下音乐节等音乐消费模式的改变,这个趋势是此消彼长的,内地音乐自然会面临新时代基础扩大化,产业如何转型的问题。

    这几年夏日入侵企划等网红乐队,《漠河舞厅》等就属于应运而生。他们的受众就是新时代年轻听众,这对于华语音乐来讲肯定是进步,毕竟夏日入侵企划,橘子海,《漠河舞厅》,怎么也比神曲《学猫叫》和裁缝歌曲《骁》强对吧。

    周杰伦打不过,华语乐坛没救了?我不这样认为

    内地独立音乐很像网络小说,它和之前影视剧,游戏,漫画动画完全不同。

    独立音乐之前地下十年和更早崔健时代确实孕育出几个世界水平的了,可和整个工业化成功,产业链成熟的欧美日本音乐产业比较呢?韩国音乐产业打不打得过呢?

    这里举几个其它领域的例子,国产动画《灵笼》《雾山五行》等拿出去确实勉强能打一下了,但两部作品自身的缺陷和整个国产动画水平呢?游戏《原神》《戴森球计划》《光明记忆》是相同的道理。

    当然,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特别是之前还曾进入过的“流量经济”。

    华语音乐甚至是整个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问题,始终都是资本的过度操作,创作者的弱势,观众的不懂与管理的过于严苛,它需要找到的一个平衡点。

    如果先排除听众和创作者的问题,目前来看审查的严苛,资本的过度是最大的问题。

    一如当初的网络小说一样,如果当初是起点坐大了,自己建立影视生产、或者与各种成熟的影视公司合作孵化,而不是现在某大资本入局那样的搞,中国网络小说和影视产业的发展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但以当时的环境,好像又不可能)。

    我个人支持内地独立音乐,甚至是网红乐队扩大化,便是指那种懂音乐(好歹有点艺术追求),发展了很久(行业布局),对于创作者和观众还算尊重的平台,公司最终做大(名字就不点了),建立完善的音乐产业链,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华语音乐才有可能挑战欧美日本的音乐,至于韩国那是在练《葵花宝典》,中国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