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上有一个话题很火,叫“我们的十八岁”,看到很多人都在分享或者回忆自己的十八岁,恍然间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快度过两个十八岁了。看着朋友圈里面一张张曾经阳光稚气的脸,不由得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静静地戴上耳机,打开一首老歌,想起了我曾经的十八岁。
十八岁的我,常常光顾学校旁的几家音像店,在听说某位喜欢的歌手出了新专辑后总会走到柜台前,犹豫着挑选喜欢的唱片,在那里,我认识了无印良品、水木年华、花儿乐队、五月天。。。用他们的音乐带我走近另一个世界,一盘盘卡带,一张张歌词内页就是我对于音乐的仪式感。
那个时候身边很多同学受经济条件所限,无法购买很多的卡带,就会互相借卡带转录并将歌词内页的内容手抄到本子上,于是一本本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歌词本”就诞生了,课间休息的时候总会得到大家的追捧,能够拥有一本制作精美的歌本便会成为全班羡慕的对象,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我们对于音乐的仪式感。
现在偶尔翻看曾经同学间互写的毕业纪念册,总会在同学离别赠言里看到几句熟悉的歌词,那是每个人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后收获到的歌曲的精髓与情感,这是音乐对于每个人的仪式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化,卡带已经消失很久,歌词内页也只有在偶尔翻看老物件儿时才会看到,“歌词本”更是永远地停留在了那个只属于它的时代。现在还会有多少人会为拆开一张新唱片而感到神圣,又有多少人会为挑选一张唱片而驻足唱片店一个下午。
前段时间有一档综艺节目叫做《歌手》,闲暇时跟朋友聊起来,有很多的感触。因为在看这档节目以前,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一首歌或者一档节目能够带来心灵上的共鸣和震撼了,那种直指内心,让人回忆往事的震撼,朋友跟我说,是因为我们现在对于音乐缺少了仪式感。
确实,过去我们听歌,带有的是一种崇拜与信仰,而现在更多的或许只剩下调剂与放松了。有的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不再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仪式感了呢?是因为网络音乐的普及?音乐作品的千篇一律?还是歌者情感的缺失?或许都不是,似乎只是因为不再有那么一种媒介能够唤回我们对于音乐的互动与尊重。
自从大学时为了方便也为了顺应时代将CD机更换为MP3后,我再也没有购买过一张CD碟片了,也再没有完整听过一张个人专辑,虽然充分地享受着网络音乐带来的便利与自由,但也不再关注播放器里播放出来的是谁的歌,歌的名字是什么。只是在听到旋律不错之后就下载保存到播放器里,用丰富的音乐填满灵魂空虚的自己。我想在我将CD机丢掉的那一刻,我似乎也不再去关注音乐的本身,与音乐最后成为仪式感的媒介就此消失。
时代在变化,卡带消失了,歌曲媒介变了,感受音乐的形式也在改变,曾经我与音乐间的媒介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以为在我放弃了CD机后这种仪式感就将离我远去,但事实上内心对于音乐的向往却从未改变。
在2017年即将过去的一次聚会上,不经意间一款做工别致的耳机吸引了我的目光,经过询问我了解到这是一款纯手工打造的名叫“巫”的耳机,后来通过这款耳机我结识了巫耳机的品牌创始人-任峰,更了解了它和任峰背后的点点滴滴。创始人传奇的经历,耳机精致的设计,细腻的做工,强调声音细分和纯手工调试的特性,无不吸引着我,更让每一首通过耳机传出的音乐被重新赋予了灵魂。听着从耳机中传出的一首首老歌,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尽情挥洒青春,释放活力的白衣年代,找回了那个曾经的十八岁,重新走回那个只有音乐的世界。
下一期,我们将带你走进创始人任峰的传奇人生,一起领略不一样的风采。
还记得你十八岁听过哪些歌曲
有过什么样难忘的故事么?
欢迎留言给我们,讲述你不一样的青春经历
这里是众一优品,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