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如果用一首歌曲名来形容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你想用哪一首歌曲名?我想用“浮夸”(只谈歌曲名,不谈歌词哈)!
前两天发一篇《从脉脉动态看当下创业氛围,有点……》,发出去之后有个北京的朋友在微信里对我说:“可以吐槽脉脉,涨薪神器”。
一开始我在想那不是真的变成给脉脉写软文啦,但是他说:“不是软文,吐槽啊,千万不要在脉脉上招人,都虚假的写的高大上,本来工资5000开口要5000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依托互联网创业的公司和传统企业涉猎互联网越来越多,随之对从业人员的需求肯定大大的增加;
二,互联网创业潮和自由协作型工作形式的兴起让不少行业牛人开始自己创业或者成为自由人;
三,互联网企业、服务公司虽然一抹多,但是真正牛逼的不多,为了减少试错成本那么挖角牛逼团队里的人那肯定能提高开彩票的中奖几率,那么问题来了,你是挖角的,你不把待遇福利期权什么的摆出来怎么挖的动?
四,自我包装营销大家越来越会玩了,比如自己可能只是给某某大公司的某一次宣传上提供了几个微博、微信大号,然后就可以吹嘘下,老子服务过某某大公司;然后,不少创业公司扩张速度那是相当的惊人,前几个月才十几个人的一个公司,资本进入之后可能两仨个月员工数量就翻两三倍……
从供求关系来分析,这个从业人员工资变得虚高还算比较符合市场规律的(哈哈哈哈)!过几年再看吧,我想说南郭先生的盛宴肯定会结束的。
谈了从业人员的那股子浮夸劲,再看看服务商。
我对新媒体印象很深的一次事情是,2012年,我还在成都某地产公司就职,然后有一个做微博营销的公司找到我们公司,刚好是我接洽的。
也许他不清楚我也对微博有一定的认识还是怎么的,要价5万一个月的服务费(其实服务费不算特别高)。然后我就问了这5万一个月能带来什么效果?他说一个月微博增加2万真实粉丝,我说不会是刷吧,他说绝对不是。然后我又问了一句:这2万真实粉丝从何而来?然后憋了半天没听出什么个引流法。
现在许多做新媒体服务商的公司,一开始承诺的数据化很好,然后服务两三个月就不得不和甲方扯皮,这是什么,这是为了拿下客户承诺了太多,然后虽然通过水军把数据刷到KPI了,结果呢?实际效果毫无保障,不出问题才怪。
当你们在追求粉丝量,转发量,阅读量的时候,别人拼的是玩转意见领袖或者实际销售挂钩的提成。
再看看甲方,其实甲方也挺让人无奈的。
现在不少创业型甲方,说多了都是累、泪。为什么呢?他们其实也想一分钱当两分钱花,但是招人或者找服务商的时候,就把条件定的挺吓人的。最后呢?达不成就炒鱿鱼或者接触合同呗。
还有呢,你看一些创业型公司搞个什么app的,去苹果市场、安卓市场看,下载量好吓人哦,几百万!!意味着掌握了几百万的人群在app,从28定律来所那么肯定有几十万的核心或者精准人群,这简直不得了。
结果呢?原来这些都是给媒体和投资方看的,实际的用户可能才1万多。omg,融资几千万,才烧出一万多用户,我只想说,真佩服。
今天喝了点小酒,揭一点行业的底线,不是为了图什么,只是想说现在的互联网其实泡沫很大,浮夸风太强,大家且行窃珍惜吧!
文章来源:槑小龙(微信号:wgzt178)。槑小龙是作者龙哥运营的微信公共账号,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