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爸的抽屉里有几个笔记本,就是那种纸质粗糙然后封面上是色彩鲜明的人物照片的a4笔记本,那时候的人喜欢用钢笔写字,于是翻开内页是逐渐掉色的浅浅的钢笔印迹写的文字,合上本子,封面人物的旁边还用很非主流的文字写着一个人名,孙燕姿。
那是我第一次认识燕姿,那一刻还没有想到她的歌会陪伴我那么多年。
初中的时候我拥有了一个复读机,那个本应该用来听磁带的学习工具,更多的被我拿来听音乐磁带,忘了有多少个夜晚,忘记关掉的耳机里不断传来孙燕姿独特的声线和每一句成长的收获。
高中的手机还是半智能的,存储空间远远没有现在的这么大,扩展内存只有靠内存卡,但是好死不死的内存卡还会经常坏掉,于是中午下课偷偷跑去网吧重新下载歌曲,《遇见》总是歌单里排名第一的一首。
KTV最拿手的是《当冬夜渐暖》,高考之前和同桌互相鼓励的是《尚好的青春》的歌词,听到会忍不住扭动的是《神奇》,学校广播站放出《我怀念的》时也会在晚自习之前的课间倚着栏杆吹着凉风偷偷瞄向班里暗恋的男孩子......
不知不觉,燕姿的歌陪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年。
孙燕姿(Stefanie Sun),1978年7月23日出生于新加坡,华语流行女歌手。
2000年签约华纳唱片公司;同年6月9日发行首张专辑《孙燕姿同名专辑》在台湾地区出道,并以专辑中的歌曲《天黑黑》成名,获得第12届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12月发行的第二张专辑《我要的幸福》入围第12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女演唱人奖。
2003年初成立个人音乐公司“Make Music”;同年8月发行第七张专辑《The Moment》,其中包括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的插曲《遇见》。
2004年携专辑《Stefanie》复出乐坛,并凭此专辑在2005年获得第16届台湾金曲奖 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2005年5月在”2005MTV日本音乐录像带大奖“中获得最佳大中华艺人 。
2006年4月凭借第九张专辑《完美的一天》获得音乐风云榜港台地区最佳女歌手、最受欢迎女歌手奖等奖项 。2008年7月凭借歌曲《逆光》获得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音乐录影带奖;同年8月获得“2008MTV亚洲大奖”地区最受欢迎歌手奖 。
2011年发行专辑《是时候》,获得第17届新加坡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最受欢迎女歌手在内的六个奖项 。2014年2月发行第12张专辑《克卜勒》并开展一连28场的“克卜勒”巡回演唱会 ,凭借该作品获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全国最佳女歌手奖 。
睽违3年多未推出正式专辑的天后孙燕姿,近年接触绘画创作的她,不断在找寻新专辑的概念方向,上周环球音乐社交平台发布一段《71Q’s with Sun Yanzi孙燕姿快问快答》影片,除了让歌迷们看到燕姿私下亲切可爱的一面,片尾更暗藏彩蛋,燕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的新专辑,她说:“《跳舞的梵谷》就是理智和狂欢并行,很精彩、很开心!”最后更清唱了一句新歌,让歌迷们欣喜若狂!没过几天燕姿又接着曝光前导预告影片,连续三天的晚间11点钟,每支影片虽然仅短短的几秒钟,但已牢牢紧扣着歌迷们的心
《孙燕姿No. 13作品:跳舞的梵谷》是孙燕姿的第13号作品,将于11月9日正式发行。首波主打《跳舞的梵谷》更将于10月20日于数位全面推出,这首歌是燕姿从2014年收到这首demo时,就确定要当主打歌的作品;无论后来收到了更多首好歌,都没有改变想法,许多画面在初听demo时便已诞生:一个色彩浓烈的空间,神秘的故事轨迹,狂舞的自己,这些都是在首次与歌曲相遇时就已架构好的疯狂世界,或者说,她在初听这首歌时,就已经播下了一个疯狂的种子。孙燕姿表示,“理智与疯狂一直是一种在我内心的挣扎。我常常想说,我不可能是单独的,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一样被赋予一些些疯狂的人。”
孙燕姿的走红有很多因素。首先是大环境:90年代末新世纪初正是华语乐坛最后的黄金期,那时候,老一辈天王天后还在出唱片:王菲、林忆莲、“四大天王”...新人们还能冒出来摸摸“天王”“天后”的边:陈奕迅、张惠妹、谢霆锋、陶喆、周截棍啊不对周杰伦、王力宏、“台湾四小天后”....实体唱片业还没有被网络彻底摧毁,选秀节目也没有像现在红遍大江南北。新人出道还是传统的宣传方式:MTV、电台、打榜、通告...那时候,专辑销量过百万不是神话...而现在,我也只能像衰老的Solid Snake,抽一口雪茄道一声:The world is changed...
作为非创作歌手,从本质上看孙燕姿和陈奕迅一样,是唱片工业的优良产品(“产品”非贬义)。我们所看到的“孙燕姿”,并非真正的她,而是包装出来的她。当然,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位,她的定位就是“女孩以上、女人未满”,“虽然长大却永远成熟不了”的freshman。再配合她的骨感身材(咳咳...相反,转型性感舞娘的蔡依林就得去隆胸(咳咳咳....孙燕姿的清爽短发、她的有别于悲苦大情歌的“清新抒情”风格歌曲,其实都是唱片公司的包装效果。孙燕姿与梁静茹的定位差别很微妙,勉强形容,就是孙燕姿更“超脱”,梁静茹更“亲民”。有趣的是,多年以后我才认识到这一点,却已经心平气和,而不是“知道真相眼泪掉下来”,大概一来我已成年,二来粉转路人。
歌手的“歌路”很重要,换言之,制作团队尤其重要。李偲菘、李伟菘、包小柏、包小松功不可没,他们在早期为孙燕姿贡献了大量经典歌曲。回想一下“你最喜爱的孙燕姿歌曲”,大部分集中于前五张专辑,同时大部分是慢板抒情歌曲:零缺点、天黑黑、风筝、开始懂了、同类、绿光、逆光....我曾说过,华语流行乐坛的主流是成人抒情,孙燕姿的慢板歌曲算是成人抒情的变种,只是没有传统成人抒情歌曲的“苦大仇深”——梁静茹相比之下就更“苦大仇深”——姑且称为(生造词汇)“清新抒情”吧。前三张专辑风格很统一:用清新抒情歌曲作主打,辅以其他非主打歌作风格小试探。《完美的一天》销量不佳,一是唱片业大环境的衰落,二是隐退复出的人气折损,三就是更换制作人后专辑变成“我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风格。用专辑同名曲作主打歌是几个意思?!这种小清新完全有违她平常风格嘛。后来《逆光》老老实实的用清新抒情作主打,口碑才有回升。
这么看来,连孙燕姿唱的都不是自己。制作团队对歌手的重要性,可以举个例子:张惠妹刚出道时有张雨生保驾护航,《姐妹》、《bad boy》、《一想到你呀》等歌曲区别于成人抒情,风格焕然一新。张雨生离世后更换制作团队,她就去唱《我可以抱你吗》、《别在伤口上撒盐》这类标准成人抒情去了...歌手收回制作权看似是好事,但是如果歌手品位不佳,将专辑做成单曲大合集,那更是灾难.
孙燕姿作为“人靠歌红”的典范,唱功够用就行。虽然技巧一般,但是感情表达能力很好。极具辨识度的音色使她唱什么都不low,这就好比林忆莲在《歌手》上翻唱完孙燕姿的《克卜勒》后,仿佛时光一下就倒流了……
能让我想到的并不是林忆莲版本有多CD音,也不是2014年《克卜勒》专辑里,那个沉静自持地唱着《天使的指纹》的孙燕姿,反倒是这段歌声,会让我想起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孙燕姿。
后来燕姿登上了芒果台《我想和你唱》的舞台,和素人粉丝一起合唱经典曲目,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时光的停滞,这个陪伴我们走过青春的短发女生,依旧是明媚的笑着,洒脱的活着,只是被她温暖过的深深浅浅的青春岁月,却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