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24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诞节前夕,平安夜。当晚,大部分基督徒弟兄姊妹,也许会去教堂参加庆祝活动,或者留在家中,团聚在客厅里,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互相交换礼物,回顾这一年以来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传达对彼此的深深祝福与问候。
平安夜,今晚你如何度过,在哪里过,都不重要,只愿的爱不离不弃,永远陪伴在你的左右和身旁!
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诗《平安夜》,据说有这样的一段故事。
许多年前,在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音乐师葛鲁伯和他的妻子亚纳,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儿子,曾带给这个家庭无尽的愉悦与欢乐。
葛鲁伯平时在一所学校里教授音乐,主日则在教堂里带领唱诗班。每晚,他回到家里,就喜欢坐在院子里面的那棵大树下面弹琴作曲,抒发着自己的情怀,一首接着一首地轻吟和低唱,使这种平凡而普通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其乐融融,幸福愉快。
但是,在1818年秋天,他心爱的儿子,因生病突然去世,给葛鲁伯的心里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打击,如同乌云笼罩般,给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从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失去了往日的欢喜与快乐,使葛鲁伯夫妻两人的脸上再也没有出流露过儿子健在时那样轻松愉悦的笑容。
那一年的圣诞夜,葛鲁伯独自去到教堂,去参加那里的庆祝活动,他的心变得格外地压抑和伤痛,脚步也如同灌满了铅那样的沉重,沉浸在对儿子的一片深切思念之中,似乎外面过圣诞节的欢乐世界,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聚会结束,他匆匆地赶回家中,而路边传来孩子们嬉戏,欢笑,追逐的歌声,使他听了以后触景生情,心里更觉孤影自怜和无比悲伤。
而在进了家门之后,他看到妻子趴在儿子以前睡过的床边轻声地抽泣,怎么叫也不搭理的样子,只有无奈地叹口气,拿起吉他琴来,想演奏一首乐曲,借此来排解和发泄此刻,以及多日以来,积蓄已久的烦恼与郁闷。
然而,当葛鲁伯打开琴盒时,发现有一张纸条掉在地上,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几天前好朋友莫尔写的“平安夜”的歌词,并且嘱咐要他谱曲,但是因为他沉浸在对思念儿子的巨大痛苦和悲伤之中无法自拔,差不多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葛鲁伯拿起“平安夜”的歌词稍微读了几句,他立刻被歌词内容所表达的独特蕴含与意义深深地吸引住,好象有一股奇异的灵气进入到贯穿到他的脊梁谷,进入到他的心里,温柔纯朴地向他述说神的话语,在抚平着他久久不能愈合的伤痕。
在眺望着窗外一片宁静柔和的夜色月光,葛鲁伯回想起过去的一切,不禁心潮起伏,感概万千,他坐在灯台前的椅子上,面对着妻子的面容,开始谱写“平安夜”的曲子,他边谱边弹边唱,似乎陶醉在乐曲的构思之中,忘记了身边和周围所有的一切。
他就象耳聋的贝多芬一样,此时此刻仿佛听见了那流淌在心灵深处,歌曲优美而动人的旋律: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
静享天赐安眠...
在优美动人的乐曲声中,葛鲁伯的妻子亚纳,也仿佛忘记了心里的愁苦,慢慢地走到丈夫的身旁,流着眼泪对他说:“亲爱的葛鲁伯,求主宽恕我们吧!现在我明白了天父的旨意,孩子的不幸去世,我们不应该感到如此的悲伤,而应当感到无比的欢喜!因为你弹唱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一大群小天使,来到我们的房子里,我们的儿子也夹在中间,跟着他们一起快乐地歌唱:救主今夜诞生了!”
于是,自那时起,《平安夜》的歌曲一直流传到今天,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渊源。它作为民间音乐,一开始从奥地利传到德国,后来又随着德国移民的进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但是,据说直到近代,葛鲁伯才被公认为是这首歌的创作者,他那把生前曾写出这首歌曲的吉它琴,一直仍被保存着,被葛鲁伯家族代代相传。
现在,每逢圣诞夜前夕,世界各教会的弟兄姊妹,都不约而同地高声齐唱这首深受人们喜爱的圣诞赞美诗,纪念的降生,回顾这一年中走过的许多风雨历程,细数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传达对彼此的深深祝福与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