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音乐联盟简介>阿信2000条微博也要发文留念,为什么音乐人都爱用微博社交?

阿信2000条微博也要发文留念,为什么音乐人都爱用微博社交?

  • 发布时间:2023-10-09 08:50:57

  • 音乐人需要表达,音乐人也需要出圈,更需要被记住。在这里音乐人可以有多种形式表达,图文、音乐、视频、直播不被限制,并且鉴于平台的话题活动、社交模式可以走出圈层与更大众的市场互动交流,也许一条无心的天气照片,就可能引发在同一片天空下人们的关注,这也是微博区别于其他平台最主要的价值。

    “病毒蔓延的这两年,这里更是我们唯一可以互窥的窗景,你我的世界的两片小小天空,因为微博,得以相连。”这句话来自阿信第2000条微博。

    阿信的2000条微博里记录了很多,第一次到上海、成都演出,发的新专辑、演唱会电影,作为音乐人的重要动作几乎都在微博留了念,粉丝也通过微博互动,彼此更加亲近,就像阿信博文中说的,“总是短短的几行文字,或是仅有的一帧照片里,我仿佛一同参与了你们的人生。”

    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展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音乐人像阿信这样保持用微博与外界沟通,随着微博上的互动形式、玩法越来越多,我们也看到更多音乐人在微博上不仅是宣发,还把微博当做普通的社交工具分享生活与感想,其效果似乎也远比只是工作化宣发更好。

    像是今年立冬,老狼在微博上发的《北京的冬天》弹唱视频就收获了10.9万赞、4.8万转发,站在雪中的弹唱吸引了很多音乐人、乐评人回复感叹,网友们也进一步把这条视频下的评论区带进了对冬日浪漫的渴望。

    音乐人群体其实是非常需要表达的,只是在传统的音乐工业体系里,音乐人在作品外表达的机会很少,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音乐人们可以表达的渠道变多了,或是在年轻人社区发一个视频,或是在音乐平台发布一个状态,都可能受到某一部分市场的关注与认同。不过从更大市场角度而言,微博或许是最适合音乐人做大众化表达的那一个。

    多形式表达,音乐人在这里能连接你我他

    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一直是市场动向的最先捕捉者之一,而随着明星、音乐人们的主动分享,今年微博的社交属性更加凸显了,尤其是音乐人之间的互动更是让他们的微博账号不再只是“官方”的代表。

    半个月前,相信音乐就来了一次微博“团建”。阿信发的图文微博带上#一起聊天吧#的话题,刘若英、玛莎都跑来互动,乐迷们也更是和平常距离遥远的音乐人打成一片,有人让阿信帮忙@玛莎,给他看搞笑图片,阿信顺手就喊来了玛莎,这种朋友间的聊天互动让这场“团建”不只是相信音乐的,也是乐迷与音乐人一起的。

    更早一点,作为孙燕姿歌迷的黄雅莉发了孙燕姿新歌《匿名万岁》的翻唱视频,也等来了孙燕姿的亲自到场,大家一起为“音乐万岁”,让双方的乐迷也都跟着感受了一次因音乐而产生的美好互动,黄雅莉也被粉丝冠上了“最佳粉头”的称号。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娱消费习惯的变化,微博也从最早的图文形式拓展出了视频、直播等多社交形式,更便于明星、音乐人们展示更生活化一面的自己,而话题、超话社区让音乐人能更有针对性地与乐迷、粉丝市场互动。

    像是今年11月,原本要展开的李宇春周末愉快演唱会被迫暂停,李宇春超话里就组织起了一场“反向”演唱会活动,征集歌迷发布唱歌视频,把大家的歌声送给他们唯一的歌迷李宇春,这样的活动不仅拉近了乐迷与李宇春的距离,也为双方创造了一次美好的回忆。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微博只是明星音乐人们做宣传的渠道——新歌发布、演唱会动向等等信息的集合,但随着微博的调整与升级,开始为音乐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个平台在宣发之外也承接起连接人与人的作用。

    此前,陈奕迅举办的共融慈善音乐会就通过微博被放大了声量。微博方面通过联动乐评人和微博大V互动,为陈奕迅官微扩散热度,不少乐迷因为推荐、大V互动而知道了这场音乐会,感叹“妈,陈奕迅约我”;同时,微博也为音乐会创建直播预约页面,帮助乐迷便利观看直播,最终让更多人通过微博直播享受到了这场陈奕迅送上的视听盛宴。

    应该说,现在的微博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模式以及话题、活动、超话的设置,给音乐人群体创造了更自由表达的空间,无论是宣传还只是生活化的分享,都让内容先行成为与市场连接的支点。

    不仅头部音乐人有这样的感触,独立音乐人也对读娱君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微博当下是有不可替代性的,除了发布新动态的信息,我也需要有平台能和粉丝们进行日常的互动,让他们知道我在做什么。”

    简单而言,就是在新时代下,音乐人不仅需要用音乐作品来表达自己,也希望通过展示更多面让市场更清楚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并以此去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包括一些独立音乐人也会通过微博认识其他音乐人一起玩音乐,这或许也是微博上#好好玩音乐#这个话题能达到4.9亿阅读的原因之一,毕竟还是有很多人是需要通过音乐来社交的。

    正如前文所说,其实当下让音乐人能够进行表达的平台有很多,短视频,一些文化社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内容,但不约而同地,音乐人们还是会选择在微博上保持一定活跃度,这就是值得关注的一点——为什么音乐人都爱用微博社交?

    经过多年发展,微博在众多社交平台中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量的庞大、圈层的丰富,以及开放式广场属性带来的信息破圈式扩散,这就意味着微博能最大化地起到连接作用,无论是人与人的连接,还是人与事物的连接。

    在某家大型唱片公司工作的从业者看来,音乐人选择微博最主要的原因是用户多且信息能广泛地扩散,“第一点是音乐人已经在微博上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其次是微博的信息能扩散到非粉丝群体里,其他人也能通过微博的机制看到、获取信息。”

    比如周深之前发的一条多肉微博,和音乐毫无关系,但也有100万+的转发量和评论量,其中互动的不仅有周深的音乐粉丝,也有很多普通人因多肉话题聚集到评论区,这其实就多亏了微博的社交模式,人们可以在开放广场上通过关注者的转发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参与进讨论,也许就有人因为周深的这条微博而发现、关注周深,从而转化为他个人音乐的粉丝,这个例子凸显了微博在连接人与人、人与话题上的能力。

    在这份连接的基础上,音乐人的宣发也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今年11月,微博音乐发起的杨丞琳出道二十一周年纪念活动,带#一人一句杨丞琳##青春唤醒计划#话题,引发大家想起那些与杨丞琳有关的美好回忆,有人分享自己钢琴弹唱的视频,有人只是短短地写下几个歌词词语,有人想起小时候看的港台言情剧,每个人的一点回忆也为杨丞琳在市场上又带起了一波热潮。这样的宣发不只是信息的公布,更是通过话题带动市场的情绪与共鸣,让宣发信息从用户的生活维度渗透,从而更顺畅地接受、参与到音乐人的宣发活动中。

    另外,像是微博打造的新歌宣发IP#新歌来了#,也从玩法、联动、创意产品等多个维度放大音乐人新歌影响力,类似的还有微博专属直播栏目#直想聊音乐#,把音乐人、制作人、乐评人放到同一个连麦空间下,与网友交流新歌概念以及幕后制作故事。这些创新玩法,也都是从不同维度找到音乐与市场在话题、好奇心等层面上的交叉点,以实现宣发的有效性,让微博从歌曲预热、首发、KOL传播、互动的整个链路上都能有效触达用户,做好连接。

    当然,在微博上更高频的可互动性,也是音乐人青睐微博的原因。或是随手分享一段对生活的记录,或是发表一下对某件事的感叹,相对简单的创作模式配合上@的社交互动,就能让市场更了解音乐人的想法与状态,看到更生活一面的他们,让音乐人能轻松地保持着与粉丝市场的联系。

    这种方式也是当下音乐人比较关注的,不仅是他们有表达、分享的欲望,也是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分享,增加粉丝群体与音乐人的黏性与认同感,以及通过日常化的表达塑造出个人IP形象,“我挺乐意让粉丝知道我在做什么的,听到喜欢的歌也想分享给他们,其实是有点做朋友的意思,这也是我拍视频记录生活的原因。”一位独立音乐人说道。

    应该说,在目前国内的环境下,音乐人是没有能面向大众市场交流更适合的平台的。演员、唱跳歌手等都能借综艺舞台更多元化地呈现自己,音乐人在这方面的资源就较为稀缺,尤其是对于非头部的音乐人来说,大型舞台的机会更是稀少的,那么就只能在互联网上的私域场内去表达分享。

    短视频平台的氛围与音乐人的调性有不小的差异,数字音乐平台的社区又往往只能在音乐领域内传播,像B站、小红书等社区化产品虽然也都有音乐内容存在,但穿透圈层仍然是困难的,所以微博开放式广场连接多圈层文化的能力,就成了音乐人走出圈层的最好助力。

    为什么音乐人们爱用微博社交?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在这里音乐人可以有多种形式表达,图文、音乐、视频、直播不被限制,并且鉴于平台的话题活动、社交模式可以走出圈层与更大众市场互动交流,也许一条无心的天气照片,就可能引发在同一片天空下人们的关注,这也是微博区别于其他平台最主要的价值。

    音乐人需要表达,音乐人也需要出圈,更需要被记住。在互联网冲击了传统唱片工业体系后,曾有人疑问,在分众化时代音乐人、作品的宣发要如何保持高效,现在来看,找到能连接大众的市场的渠道会带来更大助力,不仅保持宣发的高效,也能在市场中建立起清晰的个人形象,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全民舆论场与社交场,微博虽然不专注音乐,但也因为这份不专注的开放广场,让其成为了最适合音乐人社交的平台。